丰满的瑜伽老师bd三级_免费日韩在线观看_漫画人物桶漫画人物动漫网站_成人黄色小说视频 -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


首頁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領導致辭 組織機構 高管簡介
旗下產業
設計咨詢 工程建設 售電運維 教育培訓 文旅農康
榮譽資質
企業資質 業務范圍 信譽建設
新聞中心
通知公告 集團要聞 集團動態 行業信息 政策法規 滾動新聞 招標公告 領導關懷
企業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 致新員工書 員工風采 名稱由來 大事記 教育培訓
案例展示
工程業績
黨群工作
黨建工作 學習園地 先進典型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招聘信息

多部門聯合出臺5方面18項措施 促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作者: 日期: 2022/2/23 10:00:0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2部門出臺《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從財稅、用地、用能等方面加大對相關企業幫扶力度。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政策共包括5方面18項具體措施,聚焦做好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著力解決制約工業經濟運行中的掣肘問題,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確保市場主體盡快享受政策紅利

  “去年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2021年底,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方面出臺了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16條政策措施。在政策推動下,振作工業經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趙辰昕表示:“同時,我們在監測和分析中發現,目前我國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還不是很牢固,需要以更大力度、更有效的措施來繼續推動振作。相較去年的16條政策措施,此次出臺的政策更強調問題導向,圍繞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困難,推出一批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解決‘怎么來支持’的問題。”

  具體來看,《若干政策》提出降低企業社保負擔等4項財政稅費政策,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等3項金融信貸政策,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等2項保供穩價政策,實施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等6項投資和外貿外資政策,保障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土地供應等3項用地、用能和環境政策。

  “我們現在推出這些政策,就是要確保市場主體在一季度盡快享受到相關政策紅利,穩定大企業生產經營,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活力,穩定傳統產業的外需市場,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趙辰昕說。

  切實發揮好投資引領作用

  推動政策落實,各部門積極行動。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表示,今年將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免力度,擴大地方“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

  “同時,增加專項資金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規模,支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支持一批短板弱項攻關,建設一批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產品應用。”符金陵說,此外,將支持充分挖掘國內需求潛力,以需求拉動工業產品供給,如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等。

  投資是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牛鼻子”。《若干政策》提出,鼓勵中東部地區發展分布式光伏,推進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地海上風電發展,帶動太陽能電池、風電裝備產業鏈投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引導電信運營商加快5G建設進度,支持工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升級,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啟動實施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推動重大戰略區域北斗規模化應用。

  趙辰昕表示,將指導推動地方加大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力度,對“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區域重大戰略規劃確定的產業領域重大項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務求盡快開工建設,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繼續優化投資環境,合理引導資本投向,結合產業發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做好重大項目儲備,促進工業投資穩定增長、結構優化。“切實發揮好投資引領作用的同時,要避免一哄而上,防止出現新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趙辰昕說。

  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

  此次出臺的《若干政策》特別提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表示,工信部將積極采取舉措,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

  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近期工信部將發布梯度培育工作指南,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夯實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基礎,力爭2022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200家左右單項冠軍企業,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萬家左右。

  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制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評價標準,聚焦中小企業需求編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指南,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加大指導和支持力度。

  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大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等方面實現更高效、更便利的對接,部省聯動建立常態化的對接機制和對接平臺,推動龍頭企業對中小企業開放技術、市場、標準、人才等創新資源,總結推廣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經驗。

  “我們將全力推動落實《若干政策》,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筑牢經濟‘壓艙石’。”陶青說。(邱海峰)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港匯廣場A座1101-1120室 電話:0551-65579619
ICP備案號: 皖ICP備18015667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4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