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有機生態管理妙招多,長出來的都是好吃的純天然水果
作者: 日期: 2024/7/20 10:51:18 來源:2023年10月份,安徽省睿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東郡溫泉山莊從白湖鎮泉水村中標扭轉照壁山林地面積400畝,以漢文化為主題開劈出一片照壁山溫泉康養休閑有機生態百果采摘園。山莊利用優質溫泉水與良好山林生態資源,積極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蔬果采摘等林下經濟,從品種選取、養護等都遵循自然、生態、有機原則,真正為廣大顧客提供綠色、生態、健康食品。在對果蔬健康屬性愈發重視的今天,有機生態果園的市場潛力也是只增不減。對于有機果園的東郡溫泉山莊建設者們來說,要管理好有機生態百果園,必備的土、肥、水管理知識當然不可缺失。
一、土壤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良
一般來說,大自然進化形成的地表植被及生物圈是一個良好的“自組織系統”。生物之間維持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生相克的有機良好的秩序。因此我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安全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新的農業生產管理模式。有機生態果園的建設一開始就要盡量不破壞原來的植被和原生態環境,因此“免耕法”即不用機耕整地的方法,是有機生態果園的首選。
1、有機生態果園操作規程。平地果園按種植規格,山地果園按等高線挖魚鱗坑或撩壕種植。坑(壕)中先施以石灰適量,視土壤酸堿度-ph值而定,ph值低的施以石灰改良土壤,后分層壓青(施綠肥),再后施生物有機肥。種植時用生物菌肥液作定根水,使新植果苗一開始就在一個良好的有益微生物環境中生長。為保護果園良好的生態環境,要堅持留良草,除惡草,逐漸形成良草為主的草地果園,僅在拱碟形樹盤內用覆蓋物代替活物(良草)覆蓋。
2、雜草大可不必趕盡殺絕。草和果樹不是對立的,草對土壤有機質是有貢獻的,我們大可不必對果園里的草趕盡殺絕。因為果樹相對高,草在下面,只要不影響風光條件就好,等草長得過高了我們再做處理。我們的果園比常規種植的果樹高一些(第一層枝高),為不影響水果生長品質。一年人工可以割兩遍草,這樣對有機質的積累是有很大作用的,而且還節省人工。
果園管理要善于利用自然力量,比如在果園種植野豌豆和鼠茅草,這些草的一個特點就是對地面有封閉作用,其他雜草不容易生長甚至枯死掉,不需要我額外去管理。野豌豆種子成熟落在地上,第二年不需要播種就會自己繁殖,相當于我種的草也在給我干活,通過競爭把其他雜草抑制住,完成了一個控草的過程。同時還可以散養一些雞鵝鴨等畜禽除蟲動控草,動物糞便、枯死植物能改變土壤有機質量,疏松板結結構。
3、用生態的思路管理好果園。為了增強果園的通風和透光,果樹種植更松散些,密度低通風和透光就好,有利于果樹花粉傳遞,提高掛果率。對于預防病害,通風透光也非常重要。光是很好的“殺菌劑”,陰暗潮濕的地方適合菌類生長,連續的陰雨天容易造成病害的爆發。果樹的行距、株距大些較好,樹枝之間不會交叉,再加上梯田略帶坡度的優勢,果園的風光條件要比常規果園好很多。
果園土壤生態的改善,還可以取樣土壤深度20公分,一平方米的土壤,用蚯蚓可以把施肥用的牛糞轉變成蚯蚓糞,蚯蚓糞里邊含有蚓蛋白,不光提供營養,對結出來的水果風味也有提升,可以說是上等的有機肥。其實果園的生態管理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有很多果園會用反光膜來幫助水果著色,讓它更紅更好看。反光膜其實是一種鋁箔,鋪在地上,像鏡子一樣把陽光從地上反上來,幫助樹上的果實下半部著色。
二、肥料的選擇與施用
有機農業不能使用化肥給果樹補充養分。我們有很多更好的替代物質,比如就地取材:果園里的肥料可采用植物殘體,枯草、樹葉、枝條,它們都能轉化成很好的有機質,發酵成農家肥也是很好的材料。同時也可以使用動物糞便,但常規的工業化養殖,由于飼料和獸藥的關系,動物糞便往往含有重金屬、激素、蟲卵、有害菌等。所以我們首先選擇出口奶牛養殖場的牛糞,拉回果園后要先進行檢測,重金屬合格后,才可以投入果園施肥。
1、礦物性有機肥料的使用。只要動物吃的東西是健康正常的,那糞便也是比較安全的。再加上抽檢化驗,基本上能保證果園使用的投入品質量。除了動物基肥(底肥)選擇有機生物肥以外,追肥宜選擇可溶性NPK總含量≥6﹪,有機質(腐植酸類)≥25﹪,活菌量≥0.4億的為佳。施后要及時補充水分,覆蓋以利于微生物繁衍。
果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可酌量施礦質肥料,如磷礦粉,鉀礦粉,鎂礦粉,硼酸鹽,氯化鈣等。礦物性肥料最好與生物有機肥混勻,放發酵池浸泡用微生物發酵后方可施用,這樣可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進果樹的生長發育。在根外追肥的選擇上,不要使用人工合成的葉面肥,應噴施如酵素寶,EM青草液,海藻素液肥等。
農家肥不象化肥有其速效和精準性,其養分釋放會緩慢一些,起作用需要更長的周期。因此要調整思路,比如4月作物需要補充氮元素,可以選擇直接施用液體肥(如沼液、尿液)讓植物更快的吸收;牛糞這種釋放比較慢的需要提前一個月去施肥,讓土壤有儲備的過程,在需要肥力的時候能使上勁。
2、果園有機種植與土壤改良。改良果園土滾結構,不僅給作物提供養分,還能起到生態效益,里邊的有機質能夠給微生物提供食物,增加土壤中的多樣性。果園的土壤PH值在7上下,屬中性;但是化肥施入過多會導致土壤的PH值低,有的甚至低于4.5,變成強酸性土壤,非常不利于土壤里邊生物的存活。在常規種植和生態種植中,分別施入等量氮磷鉀的化肥和農家肥可改良土壤有機生物的存活。在20厘米土層中,生態果園有機質初始含量是1.8,常規種植的果園不到1;而經過土壤改良的果園可以達到2.5了。
實際上提升有機質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除了投入外部有機質,也可以依靠果園自身產生有機質。比如雜草,草在比較嫩的時候就割了,除了蒸發掉草的大量水分,對有機質的貢獻特別少。等草成熟的時候收割,才能提供較多的有機質。果園一年最好只割兩次草,既節省人工,又給土壤增加了有機質。
農家肥中的氮、磷在土壤中存留的時間久。施入相同的氮磷鉀(常規種植用化肥,有機種植用農家肥和礦粉),最后有機種植土壤的養分持有量大,是化肥投入的一倍多。我們百果園杜絕使用化肥,原因是化肥中的大量元素很大一部分揮發到了空氣中,或者被雨水沖刷流入了地下水系,所以化肥過量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
三、果園的水分管理
東郡溫泉山莊生態百果園是在生態學和系統學原理指導下,通過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群結構的科學配置,以及園區光、熱、水、土、養分和大氣資源等的合理利用而建立的一種以果樹產業為主導、生態合理、經濟高效、環境優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通暢的一種能夠可持續發展的果園生產體系。是一種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利于生態環境發展的新型的現代果園經營模式。
果園開溝與灌溉。有機生態果園一般以地下水(深水井)灌溉,不允許漫灌串灌,而應用噴灌,滴灌,滲灌等,果園尤其要防暴雨沖刷,不能讓果園水土流失,也不能讓果園積水,漬水。因此,果園要開邊溝,園內“非”字形或“井”字形溝,坡地果園的排水要用“竹節溝”摸式,不能讓水把土帶走。
為了保持果園濕潤,有機生態果園應行活物覆蓋(種植益草良草)。將果園雜草除盡鋤光的做法不利于調節果園的濕度(土壤濕度與果園空氣濕度),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實行“草地果園有機農法”。
近年來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如管灌、噴灌、微灌(微噴、滴灌、小管出流等)技術已經在一些灌區得到了推廣應用。由于對節水灌溉設備的推廣比較重視,對灌溉計劃的制定和灌溉管理方面重視不夠,所以未能發揮節水灌溉設備和技術應有的作用。
2、調虧灌溉或調控虧水度灌溉。在果樹生長的某些階段,減少灌溉水量,抑制果樹枝條的過旺生長,減少果樹修剪量,避免養分過分向枝條傾斜,從而使更多的養分積累到促進果實生長上來,不但可節約灌溉用水,增加產量,最終還可增大果實體積,改善果實品質。
大多數果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其營養性(枝條)生長與果實生長的速度存在差異。果實的生長曲線一般呈“S”形或雙“S”形,而枝條生長曲線則為拋物線形。按果實生長曲線可把生長季節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和第三階段果實生長很快,尤其是第三階段,由于果實細胞迅速膨大,此階段的果實生長量可占收獲時果實重量的75%以上,而第二階段果實生長相對緩慢。相對應地,枝條在第一和第二階段生長很快,絕大部分枝條生長在此兩階段完成,而到第三階段已經基本停止生長。
果樹的這種生長生理特點為實現果樹rdi技術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基礎條件,即在果樹果實生長的第一階段后期(約開花后4周)和第二階段(稱為調虧時段,或rdi時段)嚴格控制灌溉次數及灌溉水量,使植株承受一定的水分應力,控制營養性生長;到第三階段,對植株恢復充分灌溉,使果實迅速膨大。調虧灌溉試驗結果分析,以桃樹為例,調虧灌溉與充分灌溉比具有以下優點:
(1)夏季修剪量減少32%,同時,抑制了果樹枝條的過旺生長,有利于密植。
(2)果實單果重增加15%。
(3)比微灌節水40%左右,比地面灌溉節水80%以上。
3、果樹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營養生長就是發枝、長葉、生根;生殖生長就是開花、坐果,這兩個方面是平衡的。如果蘋果樹本身長得過旺,發了很多枝和葉,這時候就偏向營養生長了,生殖生長可能就會減弱,產量就會降低。果樹過弱沒有營養生長,只有生殖生長,那么即使開很多花坐很多果,由于果樹營養不足、水份供應不充分,果子也長不大,風味也不會好。
生態農業的思路就是靈活應用,如果一成不變、照本宣科,90%都會失敗。每個果園由于其地域不同、品類不同,情況都會不一樣。雜草、菌等生物多樣性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即便是同一個地域,同一片園子,不同的年份也在不停的變化,根據不同變化情況進行調整。
此外,果園里種了多少棵果樹,哪一年哪棵樹大概結了多少果,鋸除了什么枝條,生過什么病,都要非常了解。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及時觀察到變化。生態農業需要的是敏銳的洞察力,從實踐中摸索技能,在獲得靈感中催生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