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的瑜伽老师bd三级_免费日韩在线观看_漫画人物桶漫画人物动漫网站_成人黄色小说视频 -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


首頁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領導致辭 組織機構 高管簡介
旗下產業
設計咨詢 工程建設 售電運維 教育培訓 文旅農康
榮譽資質
企業資質 業務范圍 信譽建設
新聞中心
通知公告 集團要聞 集團動態 行業信息 政策法規 滾動新聞 招標公告 領導關懷
企業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 致新員工書 員工風采 名稱由來 大事記 教育培訓
案例展示
工程業績
黨群工作
黨建工作 學習園地 先進典型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招聘信息

南網國網同時踩下投資剎車 引發未來行業巨變猜想

作者: 日期: 2019/12/5 17:19:56 來源:

區塊鏈、泛在物聯、云大物移智等一系列概念炒作正酣,由此引發的關于兩網未來極有可能大幅投資的較好預期,也使得各路資本紛紛摩拳擦掌。然而,平地起驚雷,國網公司突然毫無征兆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即826號文,猶如一盆冷水,澆得一眾人等一臉懵逼。

銳電君第一時間查閱了南方電網最近動態,找到一則比國網826號文更早的資訊,11月26日,南方電網報發表題為“南方電網公司《優化投資和成本管控措施(2019年版)》提出20項重點舉措”的署名文章,仔細研讀,銳電君發現,文章雖不像國網826號文那么激進,但其核心要義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嚴格控制成本,學會“過緊日子”。

講政治的直接體現

經查閱資料,一則七年前的新聞引起了銳電君的注意。早在2012年5月,時任國資委主任王勇在央企強化基礎管理工作現場會上就曾表示,“中央企業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有效控制運行成本,使降本增效成為企業經營的長效機制”。而在今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指出:各級政府仍要堅持過緊日子,執守簡樸、力戒浮華,嚴控一般性支出,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用于為發展增添后勁、為民生雪中送炭。

政府一直在帶頭做表率,作為一貫以來把講政治放在重要位置的國網和南網來說,自然也要跟上步伐。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所有的業績指標都要為講政治讓路,這也是央企一直以來的核心思想。如此來看,兩網前后腳出臺相應的文件和制度自然也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順應經濟形勢的新舉措

當前,經濟形勢與政策因素的疊加影響,對兩網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從經濟發展形勢來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工作部署已在縱深展開,但是,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特別是全國范圍環保治理工作的強勢推進,對于國網和南網來說,售電量增長已經動力不足,過去幾十年通過密集的資金投入換取經營業績和資產規模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更何況,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的實施,更是為兩網的盈利能力帶來嚴峻的挑戰。作為能源行業里的兩艘巨無霸戰艦,在內外交加的困境中,如何抉擇,將直接影響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能源行業的走向。

這種情況下,是繼續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還是走精益化的新途,如何選擇,已經一目了然。然而,發展方式的專變豈是一句話就能實現的。未來,兩網企業在新的航程上,必然會經歷陣痛,也畢竟面臨難以抉擇的取舍。

新形勢下多方矛盾交織

從當前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情況來看,兩網企業面臨的矛盾是復雜的,既有來自市場的壓力轉化,也有來自政策層面的無奈接受,同時,也有來自民間的呼聲。

首當其沖的,就是市場和客戶流失與經營業績考核之間此的尖銳矛盾。作為國資委主管下的央企,必然會面臨來自國資委的經營業績考核。考核的重點無非就是上繳利稅、經營利潤等數據指標。但是對于兩網來說,又承擔了大量的非企業職能,甚至是政府職能,而這些職能的附加,一般都是會對主業經營造成拖累的,比如扶貧等。然而,在當下,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增量配電業務逐步放開,對兩網的經營區域已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市場和客戶流失風險。加之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項目遍地開花,又無形中嚴重影響電量增長。市場在流失,電量又上不去,還要承擔大量的非企業職能,對于兩網來說,經營業績考核將壓力重重。

其次,政府和民間對兩網目錄電價及輸配電價進一步降低與高企的經營成本之間的尖銳矛盾。員工待遇好、基建投資大、管理成本高……,幾大因素疊加,造成了多年來電力公司經營成本居高不下。政府有著進一步降低電價以進一步激活經濟活力的政策動因,民間則有降低電價以降低生產和生活成本的樸素訴求。然而,從近年來的政策來看,降低電價已經成為政府刺激經濟發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措施,未來,隨著售電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增量配電業務的漸次放開,以及光伏、風電競價和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電價進一步下降將只是個時間問題。

第三,每年高昂的基礎建設投入與邊際效益逐步降低的尖銳矛盾。在輸電網越加完善的當下,這個矛盾在配網投資方面的體現更加明顯。經歷了多次的農網與城網改造,應該說無論是南網還是國網的經營區內,配電網薄弱的情況已經得到了較大改善。然而,縱觀全國,大量的“局部供電能力卡脖子”現象依然突出。雖然每年電網企業都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改善配電網絡,緩解諸如低電壓、頻繁停電等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成就。配電網先天的分散、面廣、線路長等特征,注定了高昂的投入與獲得的收益并不成正比,邊際效益的降低嚴重制約配電網投入的積極性。然而,處于扶貧等政策層面的需要,又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維持高投入的現狀。

第四,微電網技術發展與電網企業控制權逐步削弱的矛盾。經歷了十余年野蠻式成長,不管是日照資源和風力資源究竟如何,光伏和風電發電項目已遍布全國各地。截至2018年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高達1.74億千瓦,隨著儲能技術的突破,光伏/風電與儲能技術的結合,以燃氣熱電聯供、地源熱泵、分布式風光電等為代表的綜合能源服務越來越受到追捧,這種靈活、高效的能源配置方式,一方面解決了大量分布式能源并網難題,另一方面,對電網企業的控制權也帶來了極大挑戰。

對未來的影響

對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來說,兩大電網未來資金密集發展方式一旦轉換,將面臨較為尷尬的局面。目前,由于配套缺失,消納能力不足,大量的棄風棄光現象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未來,如果兩大電網減少這種出力不討好的資金投入,不僅僅已有的棄風棄光問題難以盡快解決,新增的風光電項目也將面臨并網難、消納難的局面。

對于傳統的電力設備制造企業來說,本身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無一不得益于電網企業每年天量的資金投入,用完全依附于電網投資來形容都不過分。然而,電網企業投資剎車,意味著市場蛋糕的萎縮,近年來順風順水的制造企業必將面臨殘酷甚至慘烈的市場競爭。央企過緊日子,這些制造企業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去。更何況,兩大電網基本都構建了覆蓋上下游的完整產業鏈,以國電南瑞、國電南自、平高、許繼等為代表的的國網系下屬企業,已經占據了出身的巨大優勢,民營企業只怕難以占得便宜。

對于如規劃、設計、系統集成等服務類企業來說,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電網投入都減少了,個別地方甚至都沒有了,還規劃什么?還設計什么?制造企業好歹還有自己的工廠、生產線,服務類企業提供的是純粹的非實體商品,還怎么活?

可以選擇的轉型路徑

對于未來,銳電君認為,無論是電力設備制造企業還是服務類企業,都難以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中,僅僅依靠自己建立絕對優勢。資源整合與戰略轉型,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路徑和契機。制造和服務企業通過并購等方式進行深度融合,進可以在未來雖然規模變小,但仍然有契機的市場中,繼續提供產品和設備,退可以謀求以信息和數據為核心的新型市場需求。

此外,通過優勢資源的整合與重組,完全可以形成覆蓋設備制造、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等全產業鏈條的新型綜合服務企業,以全產業優勢,爭奪未來的增量配電業務市場空間,并迅速形成自己的戰略優勢。而且,隨著微電網、儲能、節能、綜合能源等新興市場機會的出現,也更加有利于以綜合優勢樹立市場優勢。

聲音:對于電網企業,銳電君也想表達自己的觀點,雖然不一定合適,但總算是一種聲音。

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各方對于電網企業長久以來的積怨得以宣泄。電力交易機制的建立,徹底轉變了電網企業吃購售價差的歷史。轉變重資產的發展方式,一方面固然有利于在主管部門不希望輸配電價高企的情況下,獲得一定的價格優勢。但是另一方面,自身背負的大量非企業職能,其實才是拖累電網企業的最大原因。

新電改固然要改變電網企業壟斷經營的現狀,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交易體系。時代賦予了改革的動力和契機,政府的堅定決心,賦予了各方參與電改的底氣和勇氣,但是,銳電君認為,對電網企業的敵視觀念有必要扭轉。

電網企業曾經身處壟斷地位,正是因為壟斷和全國一張網,才給了電網企業不計成本的徹底解決國內部分偏遠和落后地區不通電的底氣,才有了通過發達省份的幫扶,解決落后地區電網落后等一系列的問題,才建成了全世界都要仰望和堅強電網。

但是,電力商品的價格卻不是電網企業能決定的。輸配電價改革首先革掉了電網企業賴以生存的利潤基礎。增量配電業務的放開,又給電網企業的心窩插入一把鋼刀。縱觀全國四批幾百個增量配電業務試點,無一不是基礎好、未來電量增長空間大的優質的工業園區、集聚區。誠然,要搞改革,就必須釋放紅利。然而,紅利的釋放不應以剝奪一方的收益來實現。

銳電君沒有替電網說話的本意,只是就事論事。電網企業看上去是個企業,實際上背后的利潤是要上交國家的。如今,直面競爭,銳電君認為,是否可以將電網企業的非企業職能剝離出去,成立類似于鐵路局和鐵路公司。局履行非企業職能,公司履行管理經營職能,并直面增量配電業務競爭。

總之,電改不是一家之事,所言也只是一家之言,各位老鐵權當是談資罷了。

北極星電力網聯合中關村華電能源電力產業聯盟將于2019年12月7日-8日舉辦2019增量配電項目運營與實踐研討會(第三期),此次研討會將聚焦增量配電落地與實踐過程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充分探討增量配電試點改革最新政策、項目申報、試點現狀、項目案例、商業化模式等問題,助推增量配電市場的建設。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港匯廣場A座1101-1120室 電話:0551-65579619
ICP備案號: 皖ICP備18015667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407號